当前位置: 快讯 >
00后毕业生,寻找“就业第一站”
2023-08-21 15:47:32    来源 : 杭州网

从城中村起步、选择基层单位、尝试灵活就业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又到一年毕业季。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们,人生的下一站,从何开启?

一边是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;一边是部分大厂裁员风声频传、地产等行业招聘减少,就业形势相对严峻。

一边是考公考研热;一边是偏远基层、传统制造业一才难求,企业“招工难”和毕业生“就业难”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。
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三次提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,提出“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”“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”。近期,从国家到省、市、县陆续发布政策,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。

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都是00后。这个夏天,有人拥抱互联网浪潮,在新职业中驰骋;有人远赴边疆,在广袤天地中寻找自身价值;也有人选择从城中村起步,在烟火气和人情味中探索新机……日前,本报记者探访各地,从一个个鲜活个体中观察浙江毕业生的“就业第一站”。

烟火气,人情味

停在城市“落脚桩”

22岁应届毕业生王瑜璐此前从没想过,自己的职业道路会从城中村起步。今年7月7日,在劳动合同书上郑重地签下名字,王瑜璐有种强烈的感觉: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,自己的人生或许都将与“骆家庄”这个城中村紧密相连。

骆家庄是杭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,这个兼具城与乡特质的地方,承托起了2700多个本地人和近两万名外来者的日常生活,原住民和流动人口比例约为1∶8,其中,18岁至40岁的年轻人,占据了骆家庄流动人口的69%。

这里被网友戏称为“落脚桩”,这是今年西湖区委交给骆家庄的一个试点课题:党建引领外来青年群体发展,打造“青年来杭第一站”。今年7月,骆家庄推出“来杭青年助业计划”,面向外来青年提供包括免费过渡公寓等5项助业行动,王瑜璐是首位受益者。

“稳就业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,为毕业生搭建起强大的社会支撑系统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、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说,让大学生“就好业”,需要政府、用人单位、高校、镇街等形成合力。城中村等城市微小细胞,如果充分激发活力,主动提供居住、就业、创业等多种支持,就会成为稳就业尤其是“慢就业”群体的重要助力。

王瑜璐就是被骆家庄优越的住宿政策吸引而来。她所住的免费公寓,由一栋4层民居改建,灰色工业风的墙面简单大方,充满多巴胺的彩色标语随处可见,“努力成为一个很哇塞的人”。从风格上看,很“讨好”年轻人。

在骆家庄,人情味和烟火气消弭了毕业生们的漂泊感。社区外的骆家庄创业街,布满了大大小小80多家餐饮店,老底子的杭州菜、四川烤鱼、东北烧烤……不论来自何方的游子,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味道。5.6万平方米的西溪科创园,汇聚了多家知名企业,为不少求职者提供了职业起航的第一站。住满7天免费公寓后,王瑜璐决定接过社区抛来的“绣球”,配合社区育养中心的筹建,正式开张后,承担教师及对外联络等工作。

“如果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,在城中村这样的地方停留、过渡,是梳理就业预期和了解一座城市最便利的窗口。”马亮认为,城中村是普惠性质的“就业第一站”,而在各行各业中,也应搭建体系,为毕业生职场过渡营造良好氛围,如知名的北京“798”艺术园区、北京宋庄“画家村”、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、莫干山乡村青年创客中心等。更多社会微小“细胞”的集聚,将降低毕业生身份转换的门槛。

骆家庄社区党委书记章忠萍有更大的雄心,不只要打造“来杭地”,更要向“留杭地”迈进。他向记者讲述了他的“和美三来为青年”计划——

首先,要先吸引青年人“看过来”,用人情味、烟火气以及丰富的活动和合作项目,给身怀梦想的他们营造好氛围;然后,要“住下来”,便捷交通加上完善配套,给年轻人打造新潮聚居地;第三,也是最关键的,是“创起来”。在骆家庄推出的助业计划中,创业项目经申请,初筛、审核通过后,除租房补贴外,还可获得骆家庄股份经济合作社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。“只有不断创造新业态,才能带来量大稳定的就业岗位,让这里成为更多青年的‘就业第一站’。”

接下来,骆家庄的经验将在西湖区进一步推广。西湖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,他们已经在全区11个镇街及4个产业平台排摸出有意向的房源,计划在近期推出,凡是毕业3年内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,来西湖区创业就业,都有机会住到这样过渡性的免费公寓。

12下一页全文阅读

X 关闭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华声变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55 16 53 8 @qq.com